美国官员慕安会渲染美中科技“新冷战”:差距正在缩小,从未见过中国这样的对手
【文/观察者网 赖家琪】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于当地时间16日落下帷幕。在14日一个关于科技竞争的分论坛上,两名美国政客、前官员又渲染起美国与中国正在进行“事关生死的科技新冷战”,呼吁向中国施加外部压力,以遏制这个“之前从未见过的对手”。
“我们不是为了竞争而竞争。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场新的冷战。”前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现为美国帕兰蒂尔技术公司防务项目主管的麦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论坛上宣称,如果不这样理解这场“全球性的、事关生死存亡”的冷战,“我担心我们永远无法鼓起紧迫感,而这种紧迫感不仅是赢得冷战所必需的,也是防止冷战演变成热战所必需的”。
“从技术上讲,我认为我们仍然领先,但领先优势很小。”加拉格尔接着称,通过对关键技术进行颠覆性的投资、大规模利用人工智能,美国新政府仍有机会扩大优势。
加拉格尔声称,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上的进步和投资让他感到担忧,“我们可能会开始看到我们的优势被侵蚀”。

当地时间14日,麦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一个分论坛上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加拉格尔曾任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前任主席,在美国对TikTok的封杀中,他扮演过主导者的角色,是臭名昭著的对华鹰派。因其近年来频繁采取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侵犯中方利益的言行,中国外交部去年5月对加拉格尔采取了反制措施。
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马克·华纳(Mark Warner)也紧跟着加拉格尔渲染起所谓的“中国威胁”,将中国描述为“我们从未见过的对手”。
新华社指出,这些美国官员在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将制度竞争与技术竞争混为一谈,渲染美欧必须团结起来以应对中国,并主张严格限制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以确保安全的论调,让人回想起几年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美国劝说欧洲人不要使用中国5G设备;多年过去,美国也没有为那些弃用中国5G设备的欧洲人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案。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已不再对美国的这一论调买账。美国人工智能研究所(AI Now)联合执行主任安巴·卡克说:“美国科技巨头成功推动了这样一种说法:任何限制他们继续保持霸权的行为都相当于推动中国前进。这是非常危险的,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说法。”
欧盟支持的人工智能项目DIVERSIFAIR研究员史蒂文·费特曼指出,某些国家实施科技制裁等行为,不利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只有人工智能在全球获得更广泛发展,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南华早报》报道称,从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官员的种种言论中看,未来四年,中美在科技和贸易领域的冲突将加剧。
前共和党议员加拉格尔宣称,他认为特朗普政府将比拜登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持美国的优势。加拉格尔甚至呼吁对中国施加外部压力,以“阻止中国掌控关键技术”“防止中国取代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上任首日,特朗普撤销了前总统拜登2023年签署的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要求有关机构对可能在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公共卫生等领域构成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审查。特朗普认为这项行政令“阻碍了人工智能创新”。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森·许(Jason Hsu)预测,特朗普政府将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并将寻求放松对该领域的监管。他称,特朗普可能会一边让美国政府更容易获得关键技术,“刺激美国国防技术的新一轮浪潮”,一边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限制中国通过第三方国家获得先进芯片。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美欧项目负责人孙成昊也认为,美国将在技术领域加大对中国施加的压力,比如加强对芯片出口的管制。他表示,中国正在一些领域赶上美国,中国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取得技术突破,以及将现有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
例如在春节期间刷屏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凭借其低成本、可以与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模型媲美的高性能震惊了全球科技界。特朗普此前也评价DeepSeek称:“中国公司发布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给我们的(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应为了赢得胜利而努力竞争。”
此外,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中美关于管控人工智能风险的合作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去年11月,中美领导人就核武器使用的决策权应该由人类而非人工智能掌握达成一致。孙成昊称,他不确定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对此感兴趣”,并警告称双方彼此信任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在这一领域的合作。
为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美国近几年对中国获得发展人工智能必不可少的先进芯片不断“加码”限制,实施了最严格的出口管制。今年1月13日宣布的最新限制中,美国政府不仅加严了对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参数等的出口管制,还拓展了长臂管辖,对第三方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设置障碍、横加干涉,试图彻底遏制相关的技术流入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就美方恶意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表明了严正立场。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胁迫别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科技冷战升级?美宣言华为AI芯片全球非法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近日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范围,将华为昇腾AI芯片纳入全球禁运清单,声称“任何地区使用该芯片均属违法”。这一举措被解读为美国以“长臂管辖”手段巩固科技霸权,标志着中美科技博弈进入新阶段。

根据新规细则,华为昇腾910B、910C及910D等高性能芯片被列为管控对象,其总处理性能(TPP)或性能密度超过阈值即触发限制。BIS明确表示,无论企业位于何处,使用华为AI芯片均需获得美国许可,否则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的处罚。专家指出,此举本质是强迫全球在华为与英伟达之间“选边站队”,暴露了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延缓中国AI发展的战略意图。
然而,美国的“禁令”遭遇现实反噬。欧洲多国用行动“打脸”美国:德国莱布尼茨超算中心将昇腾服务器订单从256台追加至500台,法国Jupiter项目新增1024台昇腾910C节点。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欧洲从中国进口AI芯片金额同比暴涨217%,其中80%为华为产品。昇腾910C凭借14纳米制程实现媲美国际5纳米芯片的算力,且能效比高出40%、价格更低,竞争力可见一斑。
更深层次来看,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折射出其对中国技术闭环的焦虑。从设计软件到制造设备,从存储芯片到AI框架,华为联合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子等企业正逐步突破封锁。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芯片良率突破85%,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量产,均表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韧性增强。
科技冷战的升级,正将全球科技产业拖入“零和博弈”的深渊。但历史经验证明,技术封锁难阻创新步伐。正如德国超算中心负责人所言:“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产品本身,而非单边制裁。”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或许将取决于全球市场对开放合作与霸权垄断的选择。
相关问答
冷战期间对后世科技有什么作用?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烈催化剂,其对于军队的军事理论,战略战术都有巨大的催化作用。当然对科技更是。科技被应用于战争,会使得科技急剧的膨胀,而其带来的效...
为何说美苏冷战其实是推动了人类现代化文明的进程?
文艺复兴促进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为争夺海外市场,各资本主义国家矛盾日益激化,战争一向是政治关系不可调和的产物。古代和近代战争,规...文...
1930年代全球科技有什么发展-ZOL问答
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美苏之间冷战是从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初,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相互之间对峙,美苏两国进行军备竞赛,发展各种尖端武器,在科技方面都有建树,苏联... 有外交。冷战时期美苏并没有真正交火,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 1.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苏联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美国要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把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 怀疑爱人有外遇有人跟踪饮食睡眠都不好2年以前得过脑血栓糖尿病史10年10天以前发病希望得到药物治疗 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 1、什么是冷战。当时的美苏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例如挑起世界大战,而出现的对抗是局部性的博弈,如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以及外...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美苏冷战吗?
冷战时期美苏建立了外交关系吗?
美苏冷战主要体现在什么领域?
妄想症的治疗方式_千问健康
什么是冷战?
冷战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