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用户投稿 49 0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11月4日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商业企业展共设置了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展览面积超过上届规模。

而其中,最吸人眼球的,便是高科技产品

——跟着小编,线上一睹为快吧!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中建三局的“空中造楼机”

像一个“钢罩”套在建筑顶部

可建造千米级的超高层建筑的装备

“空中造楼机”不仅较传统施工装备更加安全智能

还可缩短20%的工期

最快三天可建一层楼!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仿真泡茶机器人让你在线体验茶道

这台茶道机器人通过简单连接、简单通讯

就可以展现了三菱电机六轴工业机器人的

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特点

伴随音乐,煮水、热罐、

温盅、洗茶、高冲、洒汤……

动作行云流水、温婉精准

展现了工业之美、创新之美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达芬奇SP系统给围观者

轻松展示了如何玩套圈游戏

技术娴熟、动作灵巧——

因此被用于医疗救助上

它早已在上海的多家医院

成为“明星机器人医生”

体验者通过特制的操作设备

深入人体深处

进行细微的操作

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进博会的老朋友——

欧姆龙FORPHEUS乒乓球机器人

又与观众见面了

这是第六代乒乓球机器人亚洲首秀

具备神奇的“读心”本领

第六代FORPHEUS运用了

欧姆龙独特的人体测量技术

可以通过图像传感捕捉一系列人体信息

例如表情、视线、心率等等

从而实时评估并把握

人类对手的技术水平和情绪状态

基于这些结果

第六代FORPHEUS搭载的Meta-AI技术

将分析并制定可以调动对手情绪的回球与对打计划

让玩家既不会因为缺乏挑战感到无聊

也不会因为难度过高感到沮丧

——真是太照顾你们人类了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这是必胜客投放的

首辆“5G AI智能”无人餐车

可提供扫码订餐服务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沃尔沃建筑设备

将全球首发首款

中型电动挖掘机原型机EX03

EX03最大的亮点在于

其创新的后部显示屏安全功能

可以通过实时视频流

让后方车辆拥有“透视眼”

明辨前方路况

此外,该款机型还有

低噪音、零废气排放和

减少维护作业等优势

助力塑造更安全

可持续的行业未来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乐造星球”装置高2.7米

整体呈直径2米的球形

由9名乐高模型搭建师

耗时242个小时进行拼砌

再经由51个小时安装而成

既有能瞬间移动的时空穿梭机

采集宇宙能量的超级飞船

还有能为城市提供能源的大风车

戴上后便能够与外星人交流的通讯器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在进博会上

一款美妆定制机吸人眼球

机器可通过现场拍照分析人的五官长相

自动为人们定制合适的妆容

机器还可对口红

眼影的色号进行配对

未来人们不需要靠柜试妆

就能快速挑选自己心仪的美妆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首次参加进博会的

米其林轮胎带来了两款“黑科技”产品

其中,亚洲首发的Uptis免充气

防刺扎轮胎突破性的结构设计

消除了轮胎漏气和爆胎的风险

另一款Vision创新概念轮胎

则具有免充气、可互联

3D打印和100%可循环等特征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德国Air Estetic单线态氢氧呼吸机

基于德国自然疗法的单线态氧应用技术

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

应用生物光子能量帮助

人体提高免疫力和抗病毒的能力

专注于癌症防控

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看完这些高科技产品

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而这仅是进博会的冰山一角

十分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

它们能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大众网

中国傲视全球的30项高科技(近几年精选)

1、嫦娥三号登陆月球及月背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中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获得了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 2016年8月4日,嫦娥三号正式退役。

从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其拍摄的月面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学信息,照片和数据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

嫦娥四号”探测器最具历史性的时刻—成功着陆在月背。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同时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也是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正面之后,中国探测器再度造访月球,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与背面都成功完成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

2019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

登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的探月任务实现了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稳定落月,创新探索,嫦娥三号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中国航天新的进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许达哲说:“美国和前苏联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都经过了20次以上的任务,我们是用三次就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2、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主要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组成。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发射,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

神舟十号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加上发射与返回,停留天宫十二天,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6月26日回归地球。

神九标志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而神十将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2013年夏,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实施了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标志着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将就此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3、中国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量子霍尔效应,于1980年由德国科学家发现,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人类在使用计算机的时,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在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无前"地前进,"这就好比一辆高级跑车,在常态下是在拥挤的农贸市场上前进,而在量子霍尔效应下,则可以做到在'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高速路上前进。"

量子霍尔效应的产生需要非常强的磁场,"相当于外加10个计算机大的磁铁,这不但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不适合个人电脑和便携式计算机。"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是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场,在零磁场中就可以实现量子霍尔态,因此,更容易应用到人们日常所需的电子器件中。

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不但是理论物理的突破,同时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

实验结果公布后,薛其坤曾应邀去日本作学术报告。在世界上和中国科学家研究水平最相近的"老对手",日本科学家给他发来了邮件,称赞"这是我在过去十年里听到的最好的学术报告,我们真没有想到你们最终发现了这一美妙现象","这非常非常令人激动"。

美国知名物理学家向课题组发来邮件,"看到你们的结果,我真感觉有些嫉妒。但回过头想起来,这个工作巨大的难度也确实让我们叹为观止"。

美国《科学》杂志的匿名评审则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篇文章结束了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年的探寻,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我祝贺文章作者们在拓扑绝缘体研究中作出的重大突破。"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教授评价其为"诺贝尔奖级的发现"。

现代芯片处理器消耗大约100瓦的功率,其中有大约80%浪费在晶体管材料的能耗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可以解决电子设备的发热问题,能够让元器件集成密度大大提高,上千亿次的计算机能够集成浓缩成一部Pad掌上电脑,或者迷你Pad,因此,走进寻常大众中,是完全有可能的。

4、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逆转生命时钟

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够帮助人类了解细胞“变身”的奥秘,为科学界提供了一个窥探生命本质的窗口。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多能干细胞还可以用于再生新的组织和器官,为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提供“种子”细胞来源。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运送,具有潜在的致癌隐患,对于以后的临床应用有较大风险。

为了将体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各国科学家不断地开辟新方法。后期,科学家们利用化学小分子替代山中伸弥因子诱导出了多能干细胞,但存在步骤多、时间长、效率低、机理不清楚等缺点。

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2013年成功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并克隆出后代。与克隆羊“多莉”的技术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更简便和彻底的克隆方式。

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分化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

人类一直在寻找有效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脱分化),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

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传统克隆)或者使用特定物质诱导(iPS)的方法,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程”获得“多潜能性”。

日本人山中伸弥曾以病毒诱导法获得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贝尔奖。而邓宏魁团队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替代病毒,大大提高了技术安全性,更加具有革命性意义。

5、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清华大学张林琦、香港大学陈志伟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的研究团队三方合作,于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成为看清了预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该团队发现这种黏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传播。

通过接种此种疫苗的猴子保持健康体征来看,没有接种疫苗的猴子,绝大多数在感染一年半后相继发病,呈现典型的艾滋病症状。

艾滋病被发现30多年以来,已导致世界上2500万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万感染者人体内的各类粘膜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该疫苗如果最终进入临床试验并证实有效,将对阻断和减缓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张林琦曾经形容说,在过去的艾滋病载体疫苗、D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都只能打中艾滋病毒的“手脚”,粘膜疫苗则有望最终打中“心脏”。

6、中科大测出量子纠缠速度下限(光速的10000倍)

所谓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是1935年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的一种波。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量子纠缠技术是安全的传输信息的加密技术,与超光速传递信息相关。虽然知道这些粒子之间"交流"的速度非常快,但人类目前却无法利用这种联系以如此快的速度控制和传递信息。因此爱因斯坦提出的规则,也即任何信息传递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仍然成立。

2016年12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获重大突破,他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2017年6月15日公布,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迎来了第一项重大成果,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世界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

相距遥远的两个量子会呈现关联性,影响其中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也会发生反应,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光速是物质传播的最大速度,而中科大70后青年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的团队测出,量子纠缠的速度下限比光速高四个数量级(可理解为30亿公里每秒)。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自由空间量子物理实验领域继续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基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2013年还实现了单个量子高维度存储、星地量子通信地面验证等,继续向着建立实用的全球性量子通信网络稳步迈进,帮助中国在“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这个未来战略性领域继续领跑全球。

7、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

半浮栅晶体管(SFGT) 是介于普通MOSFET晶体管和浮栅晶体管之间的晶体管。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卫教授团队研发出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这是中国在微电子器件领域首次领跑全球。半浮栅晶体管(SFGT)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电子基础器件,它的成功研制将有助于我国掌握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从而在芯片设计与制造上逐渐获得更多话语权。2013年8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Science)刊发了张卫团队关于半浮栅晶体管(SFGT)的科研论文。

新型晶体管可在三大领域应用 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器件半浮栅晶体管(SFGT)可应用于不同的集成电路、同时还可以应用于DRAM领域以及主动式图像传感器芯(APS)。

半浮栅晶体管(SFGT)可应用于不同的集成电路。

首先,它可以取代一部分的SRAM,即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是一种具有高速静态存取功能的存储器,多应用于中央处理器(CPU)内的高速缓存,对处理器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传统SRAM需用6个MOSFET晶体管才能构成一个存储单元,集成度较低,占用面积大。

半浮栅晶体管则可以单个晶体管构成一个存储单元,存储速度接近由6个晶体管构成的SRAM存储单元。因此,由半浮栅晶体管(SFGT)构成的SRAM单元面积更小,密度相比传统SRAM大约可提高10倍。显然如果在同等工艺尺寸下,半浮栅晶体管(SFGT)构成的SRAM具有高密度和低功耗的明显优势。

其次,半浮栅晶体管(SFGT)还可以应用于DRAM领域,即动态随机存储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内存。其基本单元由1T1C构成,也就是一个晶体管加一个电容的结构。由于其电容需要保持一定电荷量来有效地存储信息,无法像MOSFET那样持续缩小尺寸。业界通常通过挖"深槽"等手段制造特殊结构的电容来缩小其占用的面积,但随着存储密度提升,电容加工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大幅度提高。

因此,业界一直在寻找可以用于制造DRAM的无电容器件技术,而半浮栅晶体管(SFGT)构成的DRAM无需电容器便可实现传统DRAM全部功能,不但成本大幅降低,而且集成度更高,读写速度更快。

半浮栅晶体管(SFGT)不但应用于存储器,它还可以应用于主动式图像传感器芯片(APS)。传统的图像传感器芯片需要用三个晶体管和一个感光二极管构成一个感光单元,而由单个半浮栅晶体管构成的新型图像传感器单元在面积上能缩小20%以上。感光单元密度提高,让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大幅提升。

8、世界首个存储单光子量子存储器

世界上首个可以存储单光子形状的量子存储器在中国诞生,最新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量子通信系统中作为载体的单光子所携带的信息量的大小与所处编码的空间维数有关。目前光子主要编码在一个二维空间,如果能将光子编码在一个高维空间,则单个光子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将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提高量子通信的效率。另外,利用光子的高维编码态还可以提高量子密钥传输的安全性。

能否实现编码于高维空间光子的量子存储是提高量子通信效率、构建基于高维中继器的远距离量子通信系统和量子网络的关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并且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从而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

9、成功研发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

中国在2013年3月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并展开了一场病毒阻击战。

中国科技部4月初启动了科技应急防控研究项目,重点推进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疫苗研制等工作。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及其团队迅速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分别在5月和7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禽流感病毒重配机制和传播可能性。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当年成功研发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改变了中国一直以来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10、世界最长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碳纳米管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0.34nm,直径一般为2~20 nm。并且根据碳六边形沿轴向的不同取向可以将其分成锯齿形、扶手椅型和螺旋型三种。其中螺旋型的碳纳米管具有手性,而锯齿形和扶手椅型碳纳米管没有手性。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1985 年,类似于"足球"结构的C60 一经发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Kroto H. W.、Smalley R. E.、和Curl R. F.由于共同发现C60 并确认和证实其结构而获得1996 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富勒烯研究推动下,1991 年一种更加奇特的碳结构--碳纳米管被日本电子公司(NEC)的饭岛博士发现。

纳米层面的碳材料制造技术是当前材料科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碳纳米管是迄今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其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76倍,远远超过其他材料。

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魏飞教授曾经说,“目前我们正在从事一米以上碳纳米管的制备,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制备出公里级以上长度并具有宏观密度的碳纳米管。这些工作将为太空天梯的制备开启一线曙光。”

11、中国超级计算机多次夺世界第一

国防科技大学(2013年)研制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冠之后,我国“天河”系列计算机再次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首。在11月份的排名中,天河2号再次蝉联冠军!

天河二号服务阵列采用了国产的新一代“飞腾-1500”CPU,这是当前国内主频最高的自主高性能通用CPU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中国无锡——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是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该众核处理器采用64位自主申威指令系统,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持续性能为9.3亿亿次/秒。

2019年11月18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发布,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排名第三位。神威·太湖之光的性能十分出色:

峰值性能125.436PFlops,世界第二

持续性能93.015PFlops,世界第一

性能功耗比6051MFlops/W,还是世界第一

2016年6月20日,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上,国际TOP500组织发布的榜单显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之首, 不仅速度比第二名"天河二号"快出近两倍,其效率也提高3倍。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2016年11月14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TOP500)榜单,中国"神威·太湖之光"以较大的运算速度优势轻松蝉联冠军。算上此前"天河二号"的六连冠,中国已连续4年占据全球超算排行榜的最高席位。

2017年6月19日下午,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I SC2017国际高性能计算大会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 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以及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再次斩获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本次夺冠也实现了我国国产超算系统在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宝座的首次三连冠,国产芯片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光芒。

2017年11月13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发布,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连续第四次分列冠亚军,且中国超级计算机上榜总数又一次反超美国,夺得第一。此次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再次领跑,其浮点运算速度分别为每秒9.3亿亿次和每秒3.39亿亿次。

2018年11月12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达拉斯发布,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位列第三名。

2019年11月18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发布,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排名第三位。

12、北斗导航卫星50颗星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与长征三号甲火箭相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基本与长征二号捆火箭相同,并增长芯一级与芯二级。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增强型火箭全长56.3米,起飞质量458.97吨,GTO运载能力为5.5吨。 长征三号乙于1996年2月15日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失败,1997年8月的第二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其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它轨道卫星的发射,也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发射载荷主要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及北斗导航卫星和月球着陆探测器等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级,捆绑四枚液体助推器而构成,具有运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继承性好等优点,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运载火箭,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航天界也位居前列。

2019年11月23日上午8时55分,我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成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19次飞行。

值得一提,中国拥有50颗北斗卫星,美国的GPS只有31颗在轨卫星,欧盟“伽利略”拥有22颗定位卫星,俄罗斯“格洛纳斯”拥有24颗,日本拥有4颗区域性“准天顶”卫星,印度仅拥有6颗。

13、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起飞

中国的C919中型客机,全称COMAC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研制的。C是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C919中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2018年2月6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

2019年12月5日上午11时,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起飞前往南昌。105架机主要承担刹车调参、排液、电源、防火、环控等试飞任务,以及高温高湿和高寒等专项试飞。

C919客机设计特点

C919客机属中短途商用机,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最大航程为5555公里,经济寿命达9万飞行小时。

在使用材料上,C919将采用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的铝锂合金等,其中复合材料使用量将达到20%。由于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较国外同类型飞机80分贝的机舱噪音,C919机舱内噪音可望降到60分贝以下。

在减排方面,C919将是一款绿色排放、适应环保要求的先进飞机,通过环保的设计理念,有望将飞机碳排放量较同类飞机降低50%。

舒适性是C919机舱设计的首要目标。

C919采用四面式风挡。该项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工艺技术,干线客机中只有最新的波音787采用。同时该设计对机头受力和风挡间承力支柱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属于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设计。

C919采用了5000PSI(磅/平方英寸)压力的液压系统,与一般民用飞机采用3000 PSI(磅/平方英寸)压力的液压系统相比,前者可提供更大的动力。

C919机翼有36米长,除了装有起落架之外,还能储存燃油,加起来共能容纳186386升燃油。919采用电-液动作系统使其在动力资源上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增加了冗余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14、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

中国北京,9月25日11时28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当日16时23分起,来自7家国内航空公司的7架大型客机依次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分别前往广州、上海、成都、延安、杭州、福州、厦门,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北京大兴机场曾经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即将竣工的“新世纪七大奇迹”之首。 在“新世界七大奇迹”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一个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创造了40余项国际国内第一,并且13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而且首次实现大体量智能照明、最高等级低能见度运行,还创造了许多项黑科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拥有多个世界之最:1)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2)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高的航站楼;3)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的机场航站楼;4)世界最大的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此外,新机场还拥有国内最大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

北京大兴机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航向机场。大兴机机场到底有多大呢? 大兴机场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投资800亿资金,共4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单是主体钢结构就达到了4.2万吨(和鸟巢一个吨位)。2021年它可以承载4500万人次,最大承载量到1亿人次。”

15、东风-41核导弹

根据环球网介绍,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是中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撑。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东风-41核导弹方队在32个装备方队中压轴出场。这是中国东风-41核导弹首次公开亮相。电视直播的解说介绍:“战略制衡、战略摄控、战略决胜,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

法新社称,在阅兵式上展示了最新的武器装备,包括“东风-41”战略核导弹,这是一种能够打到美国任何地方的洲际弹道导弹。中国还展示了“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高速无人侦察机也首次亮相。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用图文直播了中国阅兵式的全过程。报道称:此次阅兵的一大亮点是“东风-41”首次公开亮相,这款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被认为将是今后几年中国火箭军武器库中的“中流砥柱”,一些人判断,它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导弹。“东风-41”由导弹发射车运载,具有高机动性,提高了其生存能力和操作灵活性。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防御项目认为,“东风-41”射程可达1.5万公里,超过地球上的任何导弹,能够搭载10枚独立瞄准目标的核弹头。理论上,从中国发射,导弹可以在30分钟内到达美国。

‘东风-41’性能与发达国家的第六代,比如美国‘民兵-3’和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基本相当,部分技术甚至已经超过它们。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射程突破1.2万公里,攻击目标的偏差只有100米,并且可以携带6到10枚分导式弹头,对手很难拦截。

根据数据,“东风-41”弹长16.5米,弹径2.78米,整体重量达到60余吨,采用三级固体燃料推进,采用公路机动平台、铁路机动平台、加固地井发射三种方式部署。

2019年11月27日,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25日称,五角大楼消息人士25日证实,中国在22日试射了最新型“东风-41”洲际导弹。《华盛顿时报》网站称,这是中国在6月份试射JL-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以后又一次试射战略核导弹,也是2018年5月以来美军官方首次确认的‘东风-41’试射”。

16、首艘国产航母

环球网报道,据官方报道显示,首艘国产航母于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举行下水仪式。出坞下水是航母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2019年11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暨第二艘航母顺利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例行训练。

17、特高压古泉站极1低端站系统调试

特高压古泉换流站5G网络建设工程是全国第一例特高压变电站与5G技术结合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程。2018年12月31日,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带电。18条特高压工程组成能源输送的“高速网络”。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中国的特高压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点,让“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成为现实,让“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成为中国能源和电力发展的新常态。中国依靠特高压技术,使得国家电网成为中国海外战略最成功的央企之一,境外资产规模超过400亿美元。以特高压技术为代表的中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张金名片,成为中国抢占世界能源发展制高点、带动电工装备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特高压输电技术被誉为世界电力技术的珠穆朗玛峰,而特高压输电工程核心装备的特高压变压器和特高压换流阀由于研发难度极高,又被誉为珠穆朗玛峰上的皇冠。

国家电网公司集合了300多家单位的上千名科研技术专家潜心研发了十年时间。特高压变压器是将低电压转换成1000千伏特高压的关键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内部主要绝缘材料居然全是纸,用纸做成的各种配件达到25万件,不亚于任何一件精密的艺术品。

中国东西有5个时区,南北有6个气候带,拥有世界几乎所有的自然环境形态,是世界上气候地域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电网规模最大的国家,输电线路总里程115万千米。

中国是世界上电网规模最大的国家,输电线路总里程超过180万公里。而特高压电网,因其大容量、远距离的输电能力,被称为输电网络的主动脉。

中国建成的特高压线路达到18条,长度接近3万公里。保障特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巡检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特别是过去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国家。

国网巴西公司首席环保官安莱亚尔表示,美丽山二期项目的环评堪称“史上最严环评”。因为项目经过亚马孙雨林地区、巴西利亚高原及里约丘陵地带,跨越亚马孙流域、托坎廷斯河等五大流域,生态体系复杂、地形多变、人文差异大。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采用高于当地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设计方案。项目团队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人口、经济、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最终,项目团队提交了环境调查报告和环境影响诊断评估报告,并召开11场环评听证会。历时25个月的环境评估,美丽山二期项目最终在2017年8月通过了巴西“史上最严格”的项目环评。

18、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

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2019年3月12日,完成通关手续,从江苏连云港开启首航之旅。这标志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鲲号”正式投产。

“天鲲号”是现役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鲸号”的升级版,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是目前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是目前世界上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自航绞吸船。

天鲲号从设计到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第一艘采用全电力驱动型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其挖掘能力位居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输送能力达到世界第一! 天鲲号在适应恶劣海况能力方面全球最强,拥有国际领先的自航绞吸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

19、散裂中子源

散裂中子源是世界上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最重要的科学设施之一。它能产生比核反应堆强10~100倍的有效中子束流,将其射入被研究的样品,就可以测定物质的内部结构,研究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

2019年8月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它好比一个大显微镜,方便观察世间万物。

中国孩子具有同位素识别能力。中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可以轻易地识别同位素,包括像氢、碳、氧,还可以识别原子系数相邻的元素,比如铁、钴、镍,对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对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以及一些合金材料和磁性材料的研究特别有利。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中子不带电,但有磁矩,它和晶格的磁散射是直接探测物质磁性结构和磁动力学的唯一物理工具。

中子的波长和晶格参数相近,中子的能量和晶格的元激发可比,因此中子可用于研究固体的结构和动力学特点。

中子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中子引起的损伤较小,是一种高度无损的技术。对生物体的损伤,热中子比X射线要小一百倍,特别适用实时地研究生物活体。

中子的发现及其应用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中子诱发核裂变的发现导致了核武器和核能源的开发。中子是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中子散射技术已在很多基础学科中如凝聚态物理(固体和液体),化学(特别是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特别是纳米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中子生产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活化分析、中子掺杂生产半导体器件、中子辐照加工等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工业,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子在其他重要应用领域,比如中子活化分析、中子掺杂生产半导体器件、中子辐照育种、中子探伤、中子照相、中子测井等等,广泛地服务于像国家安全、资源勘测、环境监测、农业增产等等领域。

20、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

2018年10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放眼世界,各国极少研制全新水上飞机。水上飞机在飞行速度、航程、经济性、舒适性等方面全面落后同级别陆基飞机。

AG600是世界最大在研水陆两栖飞机。据官方的信息显示,该机机长37米、翼展38.8米、最大高度12.1米、最大起飞重量53.5吨,航程最远达4500公里。

从外形尺寸看,它和波音737或者A320差不多。AG600水陆两栖飞机53.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比70吨级的波音737少了二十多吨,也要比安装相同发动机的运-8、运-9少了10多吨。

在战后世界各国研制的水上飞机中,AG600绝对算是大的。比如日本US-2水上飞机来看,该机最大起飞重量47.7吨。俄罗斯的别-200水上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更是只有36吨。苏联时代研制的A-40“信天翁”两栖飞机最大飞重量已达到86吨,后由于苏联解体,该机完成研制后未能量产。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AG600的主要设计任务是灭火和水上救援,因此低空低速性十分突出,它需要在50-100米的高度实现长时间的稳定巡航。因此,AG600的机翼面积和翼展都比较大,保证了低速巡航特性。

首飞时AG600滑行非常短的距离便腾空而起,它的外形尺寸接近波音737,但起飞重量缺少三分之一。其尾翼面积也比其他飞机大得多,一旦飞机出现失效,大尾翼可以保证飞机姿态的可操纵性。

21、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曾经被英媒《卫报》称之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在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吉尼斯世界纪录数据显示,它是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总长度是48.3千米(30.01英里)(非大桥工程实际长度)。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沉管隧道最长、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大桥工程的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

港珠澳大桥是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 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 港珠澳大桥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 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

桥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面总铺装面积70万平方米; 通航桥隧满足近期10万吨、远期30万吨油轮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22、体细胞克隆猴

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所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中国科学院2018年曾经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特别是生物学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将以封面文章发表此项成果,并于2018年1月25日在线发表(online)。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1997年,首个体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多莉”羊出生以来,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不仅诞生出包括马、牛、羊、猪和骆驼等在内的大型家畜,而且诞生了包括小鼠、大鼠、兔、猫和狗在内的多种实验动物,但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没有解决,成为世界性难题。

近20年来,美国、中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多家科研机构在此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尝试,但始终未能成功。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供体细胞核在受体卵母细胞中的不完全重编程导致胚胎发育率低。同时,用作受体的卵母细胞数量有限,且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操作技术尚不完善,也是影响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重要因素。

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率领以博士后刘真为主的团队,经五年努力,熟练掌握并改进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显微操作技术,同时不断尝试各种实验方法,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促进体细胞核重编程,显著提高了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囊胚质量和代孕后的怀孕率,成功地突破了这个生物学前沿的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

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这一突破也实现了“领跑、弯道超车、三个面向”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科学家在我国即将启动的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主导地位。

据孙强研究员介绍,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于能在一年内产生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这是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

23、中国医疗器械登上权威刊物《柳叶刀》

2018年9月4日,全球医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柳叶刀》刊登了上海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火鹰支架在欧洲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称该研究破解了困扰世界心7.血管介入领域10多年的重大难题,这是《柳叶刀》创刊近200年来首次出现中国医疗器械的身影。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全球影响力最高的SCI刊物之一,《柳叶刀》对刊载文章的审核极为苛刻,每篇文章都需多名同行专家多次严格评审,目的是为了确保学术水准和客观真实,从投稿到刊登通常耗时数月,长达一两年的也比比皆是。

这一次,对来自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这张“陌生面孔”,《柳叶刀》却一改时间“漫长”的审核作风,从收稿到刊登仅用了不到一个月,且5位评审专家一致投了同意票,并且给予积极评价,被称为学术界一段佳话。

中国的火鹰支架在欧洲十国一炮打响,根据统计,在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上市或完成注册,而以“微创”为代表的中国医疗器械品牌正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数据显示,微创已上市产品约300个,覆盖心血管介入及结构性心脏病医疗、心脏节律管理及电生理医疗、骨科植入与修复、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等10个业务领域,产品已进入全球逾8000家医院,覆盖亚太、欧洲和美洲等主要地区。

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微创的产品被用于救治患者生命或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或用于帮助其催生新的生命。截至2017年底,微创生产的包括火鹰支架在内的约450万个冠脉产品已救治了全球约350万名患者,产品植入成功率超过99.995%。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且患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35到44岁的男性患者在过去15年增加了111%。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并居首位。

研究表明,中国的火鹰支架的使用者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时间预期可以从长期治疗缩短至1个月,可为患者每人每年节省近万元,如果服用其他新型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则节省更多,可为国家医保每年节省支出近60亿元。

24、“魂芯二号A”芯片

中国电科38所发布“魂芯二号A”芯片:实际运算性能业界同类最强2018年4月23日,中国电科38所发布了实际运算性能在业界同类产品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

中国的“魂芯二号A”,采用了全自主体系架构,通过单核变多核、扩展运算部件、升级指令系统、扩大存储容量、加大数据并行、丰富调试手段、扩展应用领域等手段,使器件性能千亿次浮点运算同时,具有相对良好的应用环境和调试手段。

器件配置了相对强大的数据吞吐率能力,达240Gbps,支持RapidI/O、PCIE、JESD204B等多种协议,支持片上网络调试、远程调试,为系统维护开发提供便捷和快速实现手段。作为通用DSP处理器,“魂芯二号A”将广泛运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图像处理、医疗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高密集计算领域。而且正在多种重大装备以及图像处理领域中推广使用。

“魂芯二号A”相对于“魂芯一号”,性能提升了6倍,单核实现1K点FFT仅需1.6us,运算效能比TI公司TMS320C6678高3倍,实际性能为其1.7倍。魂芯DSP核是当前市场上性能最高DSP核,实现了市场上同类产品性能指标的超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共计30余项。

该芯片由中国电科38所完全自主设计,在一秒钟内能完成千亿次浮点运算,单核性能超过当前国际市场上同类处理核的4倍,其可与高速ADC、DAC直接互连,具备相关时序接口,可以实现P波段射频直采软件无线电处理形态。“魂芯二号A”的推出,使得软件无线电从理想走向现实,人们梦想着系统功能主要取决于软件算法成为可能,同时为中国建立自主体系高端DSP产品谱系奠定了基础。

25、中国科学家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肺脏再生

2018年2月8日,同济大学左为教授团队宣布完成肺干细胞移植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全球第一例成体肺干细胞移植,实现了首次肺脏再生。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慢性肺病,传统的药物无法让肺器官恢复原状,只能减缓其纤维化的速度,而这些伤害都是不可逆的,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这种疾病被认为是全世界最痛苦的疾病之一,如果想象一下,若人在游泳时憋气,在水下1分钟会是什么感觉?可是世界上有每100人中就有6个人每天就好比在水下去挣扎呼吸。

肺脏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数十种不同细胞的协同工作保证了正常功能的进行。而正是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增加了临床病症诊断的难度,因而一经确诊,肺病往往已经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至少已丧失50%的功能)。

在一般的肺移植手术,患者往往面临极高的风险。毕竟,在众多器官移植中,肺移植手术属于最复杂、难度极大的一类:手术允许的冷缺血时间短;大部分脏器暴露在空气中,感染问题十分突出,非常容易引起败血症。但左为教授团队成功实施的肺干细胞移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即可无创移植,患者入院观察3天就出院了,无需像肺移植那样进行开胸,无疑大大避开了上述的风险。

由于异体移植常伴随着非常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与异体肺移植相比,肺干细胞移植这种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优势还在于基本不会激发免疫排斥。

截止2017年,中国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80万例,死亡人数已达到70万例,约占全国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但是,慢阻肺作为慢性肺病也非常值得重视,它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均高于肺癌。有数据显示,特别是中国乡镇地区,该病是第四大主要死因,而在城市地区,慢阻肺是第三大主要死因。

在美国,慢阻肺患者的患病数量同样触目惊心,美国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超过3000万,而它也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预计2030年将成为全世界第三位主要死因。

26、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

可加工22纳米芯片,2018年11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在成都通过验收,这是我国成功研制出的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中国的这台光刻装备,并非是用来制造麒麟990,英特尔I7这类芯片的,而是用来制造光学器件,比如光栅等,虽然如此,技术非常厉害了。中国这个光刻机,严格来说和ASML不是一个东西。因为此项技术是打破光子衍射极限的原理性成就,理论上可以做到10nm、甚至3nm制程。

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技术,与ASML所走的路是不同的。ASML的技术相当于走盘山公路,是慢慢在翻山,而中国离子激元聚光光刻蚀技术相当于是定向挖隧道直达ASML想到的目的地。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聚焦技术,是一种突破了光刻衍射极限,的近场光学技术。

在光刻机研制方面,中国有两个选择:一种是沿用ASML的老路走一次,另外就是另辟蹊径通过新原理实现弯道超车。而这台SP光刻机的研制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事实上,这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在别的人还在绕山路的时候,我们的科学家在尝试打通一条隧道,最终虽然还没有完全挖通,但曙光就在前方。

27、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2018年11月26日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

编辑峰会于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和香港科学院在香港联合举办。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了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 病毒感染大门,让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够天然免疫HIV 病毒。

贺建奎还将在峰会现场展示他领导的项目组在小鼠、猴和人类胚胎的实验数据。在50枚人类胚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未发现脱靶现象;而所有人类正常胚胎里面,有超过44% 的胚胎编辑有效。贺建奎还展示此次基因手术婴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证明基因手术成功,并未发现脱靶现象。他表示,结果仍然需要时间观察与检验,因此准备了长达18年的随访计划。

28、中国±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新疆准东-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长3324千米,共有铁塔6079基,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准东-皖南工程起点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位于安徽宣城市,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新建准东、皖南两座换流站,换流容量2400万千瓦,线路全长3324公里。工程投资407亿元人民币。

准东-皖南工程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并且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对于世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大示范作用。

国家电网在成功突破±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1100千伏电压等级的全新跨越,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电网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为中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品质优良、开发条件好,适宜就地发电,已探明煤炭储量约2136亿吨,综合煤、水及环境等条件,2020年煤炭规划产能可支撑外送煤电装机规模为4000万千瓦。

29、中国发现迄今最大黑洞。

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这项重大发现,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尤其是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

研究团队依托中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

2016年秋季开始,研究团队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开展双星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半监测了一个小天区内3000多颗恒星。结果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宁静的双星系统(LB-1)中,一颗质量是太阳八倍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不同寻常的光谱特征表明,那个“看不见的天体”极有可能是一颗黑洞。研究人员随即进行了“确认”:他们通过西班牙10.4米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10米凯克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计算出该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70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年半的监测时间里,LAMOST共为这项研究做了26次观测,累计曝光时间约40个小时。刘继峰表示,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望远镜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同样的几率下,则需要40年的时间,充分体现出郭守敬望远镜超高的观测效率。

所谓黑洞 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该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明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

30、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突破"建桥禁区" 首个航道桥主塔封顶(2018年4月26日)。2020年6月份高速公路段通车,铁路段通车。这座大桥是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

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最吸睛!进博会这些高科技产品颠覆你想象

全桥共计228个桥墩,钢结构用量124万吨,混凝土用量294万方,其用钢量和混凝土总方量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桥梁之最,大桥贯通也意味着未来“京台高铁”的关键节点建成。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该桥址所在的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具有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点。据统计,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最大浪高约9.69米,曾被称为'建桥禁区'。其建设条件远比已建成的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及港珠澳大桥恶劣,特别是波流力的影响,是常规长江等内河桥梁的10倍以上,建造难度和风险更大。

由于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区域恶劣的建设环境,钢桁梁桥传统的散件安装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为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工效,工厂化、大型化、整孔架设安装成为必然的选择。为了将重达1350吨的钢桁梁进行整孔吊装,中铁大桥局历时3年、耗资3.4个亿打造了"建桥利器"——"大桥海鸥号"自航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这一"建桥利器"起重能力达3600吨(相当于2400辆小轿车的重量),主钩起升高度达110米(相当于39层楼高),是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

据悉,此次钢桁梁整孔吊装在国内尚属首例,为大桥后续33孔简支钢桁梁(分80米、88米两种)架设提供了重要施工技术参数,也为全桥上部结构施工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大桥所处台湾海峡全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9天,水深浪高,海底岩面倾斜裸露,天气、水文、地质三重难题层层叠加,因此,几乎成了"造桥禁区"。

相关问答

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6.摩恩智能淋浴系统每次都能达到淋浴温度,只需用你的智能手机,提前加热热水系统,就行了,摩恩智能淋浴系统可以轻松帮你搞定,是十大未来科技产品之一。7....

(2)高科技产品具有哪些特点?(3)高科技分布有什么特点?(4)...

[最佳回答](1)计算机、计算器、无线电话。(2)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3)分布在科技发达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地域,一般要依附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高科技产品是指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电视等。此外,高科技产品还包括虚拟现实(VR)耳机、有机自由基电池、柔性塑料、无边框手...

如何看待中国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点击关注,获取更多靠谱资讯哦主要增强下民族自豪感哈(1)核武器小型化技术:技术拥有国: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英国。没这个的一般不能上导弹。(2)...中...

我们身边的高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举例说明_作业帮

[最佳回答]手机:沟通不再受距离影响空调:在适宜的温度中生活冰箱:增加食物储存时间计算机:提高运算速率总之,生产率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手机:沟通不再...

高科技电子产品,高科技产品有哪些?

10nm以下半导体制程工艺对于大多数晶圆制造企业来说就是禁区,宣布停止研发更先进制程的企业不在少数。那么半导体制程工艺到底有多难?以5nm为例,光是工艺步骤...

高科技电子产品?

第一,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就其重要性而言,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一点不亚于芯片制造的光刻机,因为这台设备是用来加工航空发动机,汽轮机,鼓风机的核心部件-...

当今科技发达,你道有哪些高科技产品用于生活-懂得

航天3D购物

未来会出现哪些高科技产品?

真是个能让人开脑洞的问题,看到一个好问题不容易,为题主点赞。任何好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欲望。好产品让人用了之后欲罢不能,再也不能丢...

马云的达摩院都研制出了哪些高科技产品?

2018年4月份,达摩院对外宣布研究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该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这份科研可以为中国创新注入一剂强心针。并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