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占地7000余亩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究竟藏了哪些“宝藏”!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凝固的诗歌。历史厚重的华中科技大学 中,一幢幢建筑就如同一个个装满故事的匣子,装载着属于华中大人的记忆,在岁月的沉淀中,在时代的洗礼下,散发着独特又别样的魅力。本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进华中大的校园内,一同“建”微知“筑”,了解华中大建筑背后的故事——

南一楼
步入华中大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气恢弘的南一楼,庄严稳重的苏联式建筑风格将华中大的大气之势展现的淋漓尽致。长长的主楼加上两侧的副楼,形成一个大大的U字形,好似一位质朴的母亲,向每一个华中大学子敞开温暖的怀抱。

从南一楼的上空一眼望至喻家山,在这条虚线上,公共教学设施、服务设施被井然有序地安置于虚线的旁侧,这条虚线成为了华中大校园的中轴线,而始建于1956年的南一楼,作为这条中轴线上别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无声地诉说着那个社会主义大建设时代下的华中大故事。
校史馆
在郁郁葱葱的1037号森林里,有一抹亮眼的红色。坐落于华中大中轴线之上,绿树掩映之下的便是华中大的校史陈列馆。由老机械厂厂房改造而成,这栋建筑汇聚着年轻与沧桑,外侧矗立的红色钢构造型象征着跨越,寓意着华中大从过去到现在数十年的厚重历史。

步入校史馆内,各类文物、史册应接不暇,这里记录着代代华中大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在同济展厅,你能够感受百折不挠的医者仁心;在城建展厅,你能够欣赏精美绝伦的建筑作品;在华工展厅,你能够体会氛围浓厚的学术气息……校史馆还配有讲解员,负责为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学校的历史,在他们的讲解之下,历史的轮廓被细细勾画而出,从中便可窥得何谓“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师生服务中心
在校史馆的北面东侧,便是华中科技大学师生服务中心。门外是红砖堆砌的高墙瓦瓴,而门内则是内部阶梯上下盘错的空间,柔和的荧黄色灯光会同投射的阳光让整个师生服务中心内部都充斥着一股暖意,就如同中心所提供的“方便、高效、舒心”的服务般令师生温暖。


作为2017年学校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师生服务中心汇聚了“智能叫号系统”“自动取件空间”“24小时服务”“休闲等候区”等于一体,共设有28个服务窗口,另有20个校内外单位入驻。自助服务区中设置有21台自助设备服务,同时引进6大类社会服务。其还与网上办事大厅一体化运行,可办理线上线下各类事项400多项,迄今已为师生群众办理各类事项逾70万件次,服务满意率近100%。


梧桐语问学中心
要说华中大里最别致的建筑群,梧桐语问学中心定能入列。占地1万平方米,坐拥14栋建筑、24个会场,位于华中大校园中心地带的梧桐语问学中心,前接威严庄重的机械大楼,后依热烈活泼的集贸市场。在庄重与活泼的融合下,它成为一个集会议、接待、文化展示、学术研讨为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


红砖堆砌而成的苏式小楼倍显典雅幽静,这里汇聚着书苑、餐吧、咖啡馆、健身房以及露台和玻璃房,无一不是逃离人群喧嚣的好去处。这里没有城市中高楼大厦的压抑感,只有童话般的小屋和梧桐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学者们的声音。


图书馆
华中大的图书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由三个不同时代的建筑组成,如今,新老图书馆相融合,成为学校的著名地标。无论新、老图书馆,都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合院的设计形式,这种天井式的设计能够让人成为建筑的核心,每个人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发表观点,三两随意聚集在一起便能够形成一场辩论,这对于以思想交流为主要功能的大学建筑来说再合适不过。

走近图书馆,能够发现其外立面如同一个书柜般,这里就像是华中大的“磁盘”,存储着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奥秘。无数华中大学子往来进出,在这里查阅资料,汲取知识,悄无声息地奋斗着每一个日日夜夜。

紫菘学生活动中心
每一所大学必然少不了学生活动中心,而占地3600平方米,涵盖党员活动中心、学业发展多功能室、学生活动室和配套生活服务的紫菘学生活动中心则是华中大为学生们量身定制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

活动中心内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感:中心外以冷峻的工业风格呈现,裸露的结构风格与灰色的刷漆彰显出华中大的大气与严谨;而在中心内部,则是灯光明亮,书香墨香相互融合的温暖与优雅。




光电信息大楼
在东大门附近,能够见到华中大赫赫有名的光电信息大楼,这座“躺倒着的超高层建筑”是科技部首批组建的6大国家研究中心之一,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其多转折起伏的结构,展现出动态轻盈的现代建筑造型,而其上的遮阳铝板、玻璃幕墙、仿清水混凝土饰面更是无一不彰显着它的科技感。




大楼为地上八层,地下两层,光电国家实验室、光电信息学院与电信系功能用房分布于大楼北侧、东南侧与南侧。楼内建设有32座景观楼梯,螺旋梯、异形直跑梯、无柱悬挑梯……风格形态各异。楼梯曲线圆滑、施工精细,连通着各学术区与交流区,营造了活跃的学术交流研讨空间氛围。这里,不仅是“中国光谷”的创新之心,更是华中大光电人艰苦奋斗、科技报国的地方,外立面上的方程正是华中大科学精神的写照。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在华中大东校区,有一栋绿树草坪环绕的弧形灰色建筑,虽略显低调,但“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块金色牌匾彰显着它的与众不同。这里,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脉冲强磁场设施。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世界纪录、几百篇刊登于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的论文成果……无数引人瞩目的成就从这里诞生,它不仅结束了我国强磁场科学研究长期依赖国外装置的历史,更成为国际领先的脉冲强磁场设施之一。弧形的外墙,就像是磁场中回旋的带电粒子,吸引着国内外的顶尖人才,成为华中大名副其实的“黄金台”。
占地7000余亩,素有“森林式大学”之称的华中大中有着数不清的建筑,同济水塔、醉晚亭、西十二教学楼、东九教学楼、精密重力测量中心大楼……如此之多的建筑难以一篇概全。从教学楼、图书馆等基础教育设施,到活动中心、问学中心等文化设施,再到光电大楼、强磁场中心等科研设施,虽功能不同,但它们“各司其职”共同搭建起一个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的华中大。
关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总投资78亿元!华中科技大学新校区,来了!
提到华中科技大学 ,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学校的美称“森林大学”,秀丽优雅的校园环境和“一山、一河、九湖”的自然资源,令无数学子心生向往。而近期,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传来了新消息。
北靠大军山,东临长江及左岸大道,西临汉南大道,中部有大军山泵站渠道穿过——这里是由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华科大军山校区 ,如今,新校区已经建成,即将投用。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效果图(图源:长江日报)
项目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南部,校园总用地面积约2050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可满足2万名学生教学科研使用 。其中首期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可满足在校生1万人正常使用,总投资78亿元 ,以培养专业硕博士和国际合作办学本科生 为主。
该校区打破既有的学院概念,创新设立先进制造与新材料、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碳中和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与医疗卫生 等四大交叉学部,将从契合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地方经济的角度,培养更多新型人才。届时,华中科技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也将率先入驻 。
“高山流水、学贯中西”
华科大军山校区整体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大师何镜堂 主持。项目以“高山流水、学贯中西”为理念,尽显楚韵风尚建筑恢宏之美。
校内建筑大楼多采用红色墙体 ,远远望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 也有现代的时尚感 。据了解,大楼外立面使用的是陶板与陶砖,其独特的质感和外观,赋予了楼体强烈的视觉辨识度和艺术生命力。

宿舍楼(图源:长江日报)
在校园的心脏地带,一座别具匠心的建筑巍然矗立,远远望去仿佛一个巨大的“学位帽 ”,这就是华科大军山校区的图书信息综合大楼 。

大楼底部整合了书库、会议中心、800人报告厅三大功能(图源:长江日报)
走进军山校区,会发现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卫生健康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博士后公寓、硕博士生宿舍、食堂等设施已全部建成完工。超市、快递、银行、通信等商业配套正陆续进驻。
新校区实施人车分离 ,综合大楼东西两侧已建好地下停车库,所有汽车从东、西两个门进入校区后,即可直入停车场,校园内其他地方不允许汽车驶入。

多功能教室(图源:长江日报)

学校食堂(图源:长江日报)
交通便捷,设施完善
目前,为华科大军山校区配套的左岸大道(沌口—军山段) 正加快建设,预计9月通车。这一道路通车后,主校区与军山校区之间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 。
公共交通方面,校区西门距地铁16号线桂子湖站仅不到2公里 ,西门门口的港湾式公交车站已经建好,不久后将陆续建成北门站、东门站,方便师生出行。
同时,武汉经开区、市公交集团优化了7条公交线路 ,在校区与地铁、大型商超、医院 等之间快速接驳。新校区和主校区之间大站快线公交已于9月1日正式开通 ,解决跨校区人员流动。校园周边还规划了华科中学、华科小学、大军山公园、江滩公园商业体、住宅楼 等。
“这里将打造成宜居宜业集教学科研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社区。”军山科投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军山新城管理办公室及军山科投集团公司都将搬至军山脚下。

学校门前的公交站台已建成(图源:长江日报)
发展提质,意义非凡
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区总占地面积将接近10000亩 ,这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靠前 。不仅如此,新校区的投用使得在校师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科研实力、成果转化实力 都将会大大增强。
不仅如此,新校区建设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华科大军山校区是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武汉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经开区建设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的重要力量,是校地双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
学校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武汉经开区产业布局,着力打造“创新开放、交叉融合、科教一体、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校区,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图源:长江日报)
展望未来,崭新的希望正在这片热土上播撒、扎根、生长。期待华科大师生们与军山校区一起,以蓬勃的姿态书写属于HUST的精彩华章!#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即将投用##武汉身边事##武汉经开区#
欢迎关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长江日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相关问答
华中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及校区地址哪个校区最好
[回答]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东路415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校区地址:...
华科大有几个校址?
华科大目前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东校区、南校区、西校区和北校区。其中,东校区是华科大的主校区,也是学校最大的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南...
华中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
华中科技大学有2个校区主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邮政编码:430074同济医学院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汉口硚口区航空路13号扩展资料:学校性质...
华中科技大学有那几个校区?
华中科技大学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东校区,同济校区主校区就是原来的华中理工大学所在地,东校区是原来城建学院所在地,同济校区是原来同济医科大学所在地。主...
华中科技大学的地理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地处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同济校区位于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答主在主校区上学,所以这里主要谈谈主校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武...
华中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宿舍条件?
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本硕博的那个,全程四人间独立卫浴,大一住主校区西边,之后就一直住同济学子苑,四年后不会换寝室同济八年制大一大二在主校区上基础课,住紫...
华科同济校区有多大?
华科同济校区有7000余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TongjiMedicalCollegeofHUST)是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是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有几个校门?
华中科技大学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东校区,同济校区主校区就是原来的华中理工大学所在地,东校区是原来城建学院所在地,同济校区是原来同济医科大学所在地。华中...
华中科技大学新校区面积?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位于军山新城南侧,东临长江、背靠大军山,临近京珠高速、沪渝高速交汇段,与车谷新地标“春笋”比邻而居。园区...
华科为啥不搞其他校区?
原因在于,包括华科在内的武汉大部分部属高校,在建校之初,校领导就非常有远见,预料到了后期学校办学规模可能会扩大,在老校区留足了发展空间。原因在于,包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