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服务科技 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用户投稿 47 0

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来源:环球网

2024年12月2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上线发布会在清华科技园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启迪之星(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致力于示范推广“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为我国未来产业培育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支撑。此次发布会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界的100余位代表,共同探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启迪控股执行总裁兼启迪之星董事长张金生致开幕词。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详细介绍了“面向未来产业生态的科技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随后,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启迪控股执行总裁兼启迪之星董事长张金生、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邢婷、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浙江大学科技园董事长褚如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仲为国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此次发布会还举行了数字科技与智能技术示范基地、未来能源示范基地、智能传感器示范基地、尖端医疗示范基地等9家基地的揭牌仪式,这9家基地将作为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载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仲为国主持了以“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培育需求与投资战略”为主题的研讨,明势资本合伙人焦腾、明泽资本董事长马科伟、北京量子院研究员及相干科技创始人金贻荣等业界专家,围绕未来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产业服务科技 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由清华大学牵头,由北京大学、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启迪之星、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服务业促进会、深圳市赛瑞产业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实施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面向未来产业生态的科技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2022YFF0903200),并形成了项目核心成果——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平台针对未来产业创新培育所面临的强引领性、高融合性、高不确定性、高风险性等新趋势、新特征所引致的新问题、新需求,提出构建以“识潜点、绘全景、精决策、配要素、推伙伴、建生态”为核心逻辑的未来产业科技服务新模式,以及“数据+算法+场景”驱动的全知决策和贯通式培育体系,为未来产业的超前性预见、前瞻性谋划、整合式培育、可持续壮大提供体系支撑。

目前,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已在北京、杭州、深圳、青岛、合肥、宁波等城市的落地应用,搭建城市承载10座;针对重点企业、孵化培育平台、科技园区、高新区、科技局等,开展了科技服务平台的落地的机制建立、应用培训、跟踪评价等工作,构建创新策源70家;整合了科技创新服务商生态矩阵200家:涵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金融服务、创业服务等,辐射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搭建了投资引擎生态,并与42余家开展实际投资合作;提供跨学科概念验证成果60项以上,形成知识产权420余项,技术交易额6亿余元;直接服务企业1400余家,培育企业科技平台或资质65项,培育及服务企业营收或估值累计超40亿元。

科技+文化:打造电影全产业链体系

科技+文化:打造电影全产业链体系

——从东方影都看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下)

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本报记者 滕继濮 金 凤 王健高 通 讯 员 刘 伟

“我们拥有世界先进的室内恒温水下摄影棚和亚洲最大的室外拍摄水池。恒温水池经过过滤,清澈见底,水质达到五星级酒店泳池的标准。”东方影都水下制作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边对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一边按下造浪设备的按钮,瞬间,原本平静的水池巨浪澎湃。

而在目前全国最长的调音台前,录音师任兴强介绍:“这座拥有杜比全景声白金认证的混录棚,有霸气十足的调音台,配备了55只音箱的阵列,在这里能感受到全景声带来的强烈震撼。”

新发展格局下,影视文化产业路在何方?近日,记者走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探访这座电影工业化全产业链基地创新发展之路。

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总裁孙恒勤表示,“十四五”开新局,东方影都正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创新发展中抢先机赢主动。随着国内影视行业总体向好,破解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难点,要从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需求侧改革切入,从满足人们趋新趋变趋优趋异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

“科创+文创”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以科技为支撑、国内领先的影视工业化体系正在东方影都加速崛起。

科幻电影: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

一部在东方影都完成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彻底摆脱了国产科幻“五毛钱”特效的固有印象,虽不是十全十美,但从口碑到票房,竖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去年,就着科幻热度,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称“科幻十条”,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

尤其是,要以科幻电影特效技术发展引领带动电影特效水平整体提升,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特效底层核心技术和平台工具,支持电影数字内容加工处理和数字版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国产高精尖电影装备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建立完善电影特效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表示,科幻源于梦想,对于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具有独特作用;科幻系于国运,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传播国家科技文明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科幻在于人才,在培养科学与文明交融、培育创造创意人才和促进创新创造创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凸显的作用。

孙恒勤认为,“科幻十条”的发布,是中国电影的重大转折期,东方影都将坚定文化自信、繁荣科幻创作,涵养生态雨林、推动事业发展,引育科幻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建设有利于科幻繁荣发展的开放合作高地、创意创造高地、创投创业高地、人才集聚高地。

全产业链配套的电影工业化生产体系

《流浪地球》的成功,背后是从原著到导演、演员以及后期制作等全产业链的调动。这也给予了中国电影从工业化角度重新思考的提示。

“影视产业创新发展,应抢先机赢主动。”孙恒勤表示,重点就是加强影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需求侧改革。

东方影都定位一直非常清晰,即全产业链配套的电影工业化生产基地。孙恒勤表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影视基地都是以“外景地+影视旅游”模式为主,明确以工业电影基地定位的基地非常稀缺,而东方影都目前是国内规划最超前、标准最高的工业电影基地。

在最早引入《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疯狂的外星人》等大项目时,东方影都发现,参与制作出一些爆款电影,也只是收了一些“场租”,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备,本质上是限制整个行业的发展。

于是,东方影都通过整合集聚企业资源,搭建起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出影视拍摄服务指南和资源库,针对不同团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全流程跟进”式服务,并聚合业内高端制作资源。

“电影之所以能被称为工业,需要上下游多维度的配合,东方影都不仅仅是提供了高标准的厂房。”孙恒勤介绍,如今东方影都正在引入头部影视项目与引进一流配套两方面同步推进,形成分工精细、门类齐全的影视工业化生产配套企业群,夯实产业生态的基础部分,“而扎实的基础生态又带来了巨大的用工、就业需求,从而提升整个青岛西海岸影视产业发展的人气;同时,通过政策不断聚合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盘活青岛丰富的影视资源,带动文旅、教育、科技等产业板块的发展。”

截至目前,东方影都产业园已集聚项目总投资2000亿元,注册影视企业450余家,累计接拍100余部影视作品,票房累计超过100亿元。海内外220余家影视企业来此洽谈,吸引包括《超能一家人》和《独行月球》等60余部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

来源: 科技日报

相关问答

绿城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绿城的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应该还是很不错的,每年开发出许多科技产品,市场销售量倍增,业绩比较突出,未来发展很有前途。绿城的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应该还是...

新一轮产业变革建立在什么的深度融合的基础上?

新一轮产业变革建立在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的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