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神话背后:信也科技的“繁荣”能否经得起拷问?
文|九州商业观察
在金融科技行业的赛道上,信也科技凭借2024年全年净利润23.83亿元的成绩,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这家从P2P网贷成功转型为助贷平台的企业,在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潜藏着诸多隐忧与争议。
信也科技的前身拍拍贷,于2007年成立,是国内首家P2P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堪称网贷领域的“开山鼻祖”。2017年,拍拍贷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高光时刻。但随着P2P行业爆雷潮的来袭,2019年,拍拍贷转型为助贷平台,并更名为信也科技,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从信也科技公布的2024年年报来看,数据表现颇为亮眼。全年促成交易额达到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为715亿元,同比增长6.1% ;营业收入达到130.66亿元,同比增长4.13%;净利润为23.83亿元,同比增长1.81%。国际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全年收入25亿元,促成交易额101亿元,在贷余额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28.7%及30.8%,累计服务用户增长45.8%至700万户 ,收入份额从过去几年的单位数增至如今的21.4%。国内业务方面,累计借款人超过2680万,全年交易额达到196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5.2% ,为超过82.6万家小微用户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580亿元的信贷科技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3%,占国内业务比重接近三成。
然而,深入分析财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从收入结构来看,担保收入在2024年达到50.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首次超过传统贷款促成服务费所占比例(35.6%),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担保业务是第三方机构为贷款用户向资金方提供的增信措施,信也科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一业务备受争议,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信也科技旗下产品的投诉量居高不下,截至目前,涉及拍拍贷的投诉多达5.54万条,近30天投诉为2126条。投诉内容主要围绕暴力催收、乱收费、收费不透明等问题,其中担保费的强制收取和不透明成为投诉重点。
信也科技国内业务增长面临压力,逾期率连续数年上升。2022 - 2024年,国内市场促成交易额同比增速从28.1%降至8.9%,再降至5.2%,增长幅度放缓趋势明显。在贷余额方面,2024年末国内市场在贷余额698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660亿元,仅实现了5.83%的增长。资产质量下滑问题突出,国内业务90天以上逾期率从2021年的1.26%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2.13%,2024年第三季度,逾期率更是一度达到2.5%,尽管第四季度环比有所下降,但短期内资产质量仍承受较大压力。
在业务规范性上,信也科技同样存在问题。助贷业务模式下,信也科技承担着从筛选贷款对象、发放贷款到回收贷款的全流程工作,在催收环节,因操作不当引发大量投诉。暴力催收问题严重,威胁恐吓、爆通讯录、持续骚扰等行为屡见不鲜,给用户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除了暴力催收,高利息问题也饱受诟病,有用户投诉拍拍贷利息逼近36%红线,要求退回超出部分和产生的罚息、会员费、手续费等不合法费用。
信也科技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暴露出多方面问题。担保收入占比过高,业务可持续性存疑;国内市场增长乏力,资产质量下滑,经营风险加剧;业务规范性不足,暴力催收与高息问题损害公司声誉,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漏洞。在未来的发展中,信也科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助贷行业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金融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
信也科技发布最新季报,经营和财务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国内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今天公布其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集团在科技创新和多元化布局的战略驱动下,经营和财务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国内与国际业务全面展现发展活力。
2025年一季度,信也科技实现营收34.81亿元,净利润7.38亿元。经营指标方面,当季促成交易额达521亿元,同比增长7.9%;在贷余额741亿元,同比增长13.5%。
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铁铮表示:“信也科技一季度业务稳健增长,充分验证了集团全球化和多元化战略布局的有效性。我们对2025年保持稳健经营满怀信心,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坚定战略步伐,持续为金融机构和普惠群体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数字化服务。”
信也科技首席财务官徐佳圆表示:“信也科技一季度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集团现金流健康强劲。近期董事会批准的第七次年度分红已正式派发,集团在2024财年向股东派发的股息总额达到7030万美元,体现了我们对业务发展前景和股东回报的坚定信念。”
今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多项刺激消费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在此背景下,信也科技持续展现数字科技和服务优势。截至一季度末,信也科技累计为114家国内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服务,并为国内超2730万用户提供信贷科技服务。季度内,国内促成交易额达4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在贷余额722亿元,同比增长12.8%。依托强有力的风控技术实施,一季度风险持续改善,风险指标维持行业低位。
小微业务方面,一季度信也科技累计服务44.2万家国内小微用户,促成交易额近150亿元,同比增长15%,占当季集团国内交易额的30%。
2025年,信也科技国际化业务步入第八年,已在多国打造深度本地化的金融科技平台。同时,集团国际化业务持续深化与各国金融机构和行业生态伙伴的合作,多元场景服务进一步拓展,线下分期和先买后付(BNPL)等产品成为驱动海外业务增长的关键动能。一季度,国际业务交易额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36%;国际业务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19.5%,占集团当季营收的20.4%。
科技创新方面,信也科技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框架E-LADF及智能体平台Zeta在一季度完成关键升级。此次升级显著提升模型在复杂语义理解、推理决策及用户交互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了AI在信贷风控、欺诈识别和运营自动化等场景的应用深度,为金融科技服务带来更高效的智能化支持。
此外,信也科技自研客服与合规AI智能体取得突破进展。通过与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集团已初步构建覆盖客户获取与合规流程的AI应用体系。未来,该项目将逐步拓展至更多业务线,全面提升服务效率与运营质量。
原标题:《信也科技发布最新季报,经营和财务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栏目主编:戎兵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玮婕
相关问答
信也科技在金融科技赋能方面有什么成效么?
在金融科技赋能方面,信也科技目前已与20余家机构建立合作,深度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增强开展零售金融业务、小微金融业务及消费金融业务的技术能力。在金融科技赋...
信也科技最新财报显示如何?
根据近日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发布的其2020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信也科技2020年第一季度撮合额为130.54亿元、营收为21.063亿元、净利润为4.204...
科技是信也科技发展之本,那信也科技在科技成果方面成效如何?
成效颇丰,截至2020年5月底,信也科技共登记了软件著作权139项,同时另有已授权以及申请中的专利130项。成效颇丰,截至2020年5月底,信也科技共登记了软件著作权1...
信也科技是什么app?
信也科技,成立于2007年,2017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代码FINV,是一家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力图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科技,让金融更美好...
信也科技的“智慧金融”是做啥的?
信也科技集团于2018年成立智慧金融研究院,智慧金融研究院聚焦于金融科技、金融政策、行业发展等领域,其下设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云、大数据四大研究中心。...
信也科技在在消费金融场景的成熟应用有什么?就拿客户服务来说?
信也科技目前有查询预测系统,通过询问量预测和问题分类,来优化资源配置;基于AI的催收系统,逾期与回收预测,提升催收效率。信也科技目前有查询预测系统,通过询...
信也科技平台资金来源全都是机构资金有什么好处?
信也科技在讲平台资金来源全都转变成机构资金,就是因为机构资金不但在成本上更为便宜,在风险管控上也给了平台更多的可操作空间。信也科技在讲平台资金来源全...
信也科技平台资金来源是?
根据信也科技最新财报显示,信也科技现在的平台资金来源现在已经全部由机构资金提供。根据信也科技最新财报显示,信也科技现在的平台资金来源现在已经全部由机...
信也科技的“魔镜”是什么东西?
前几年,信也科技曾投入3亿元研发了风险评级系统“魔镜”,用来确立浮动风险定价机制。“魔镜”能够借助前期积累的海量数据,从上千个维度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评...
信也科技链接的C端和B端是什么东西?
信也科技的B端持牌金融机构,通过向持牌金融机构输出技术能力与服务,使金融机构增强服务C端的能力;C端是个人与小微商户借款人,将服务C端的技术能力转化为场景...